10
2020
-
11
x
作者:
转自中国花卉园艺
阅读次数:
91次
2020
.
11
.
10
近年来,我国的花海景区建设如火如荼,但盈利项目屈指可数。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本来就运营艰难的中小型旅游景区更是雪上加霜。国内大多数的花海景区存在建设时间短、营收情况差、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花海景区大抵处于“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境况。在此背景下,2020年第六届中国花海论坛在安徽蚌埠禾泉小镇举办,国内10多位花卉与旅游专家、文化和项目策划名人,围绕“增收节支与合作共赢”的主题,就如何开源节流、抱团取暖,资源互换共享,花海建设与运营管理等议题作报告和经验分享,探讨新形势下花海景区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内修自身 花卉是花海的皮还是毛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论坛主持人、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成海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卉是花海的皮还是毛?对此,大连英歌石植物园董事长孙洪奎坚定地认为:花卉旅游的基础和核心一定是花卉!在对比国内几个花海旅游项目的营收特点,分享英歌石植物园的建设经验,思考自己在日本、加拿大著名花卉园的考察启示后,孙洪奎说:“花海旅游项目的成与败,如何做好花卉是关键。只有先把花种好,把花海建美,才能在做好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再做二次消费、网红营销等内容。”花海建设不仅涉及色块的设计、品种的选择、花期的搭配,还与花卉的生长发育,如株高、冠幅、成花等技术调控有关。发展花海旅游,把花海建好、管好是根本。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提出,花海建设应该有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酒香不怕巷子深,从技术上把花海景观做好,是吸引回头客的关键。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建好花海的基础上再做策划和营销,不要本末倒置。”刘青林说。作为秋季最具代表性的、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菊花的适应性强、应用地域广,品种和产品类型丰富多样。论坛举办地禾泉小镇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了一个面积35亩的菊花花海,山谷坡地中,300多个种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