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
/
09
/
06
中国人插花,讲究移花入室,一花一世界,园林、插花莫不是宇宙天地在人居、人心中的延伸。每至一节气,植物更迭,人于园圃中、书斋中、案头上,迎来送往,是与草木之友欢聚赠别,怎能不增诗情?可对今天的花友来说,这有点儿犯难——没法像古人那样家在山野,或有一小园,那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象的植物,已经不再能应着节令信手拈来,而成了要专门去植物园、花圃里欣赏的名贵植物。作品用到了夏末的季节之花,棣棠许多花友也承认,偶尔朋友送来一两枝应季的梅花或海棠,那就是难得的主题创作机会,肯定要反复构思、布景、拍照,更不可能在日常花道教室里用做寻常的练习。那么,寻常的练习用什么呢?中国插花的美,使用寻常植物能不能表现呢?笔者近段时间在台湾中华花艺教室中研习插花,发现一年四季常有的、花市里的植物,比如百合、玫瑰、菊花、龟背叶、蔷薇果,还有一些花市商人随意取了名字的木本枝条,经过老师的搭配和构思,学生的练习和调整,完全可以创作出一件件具有意境的中国插花作品。作品用到了夏末的季节之花商陆作品用到了夏末的季节之花木绣球渐渐地,笔者也喜欢上这种不为展示,不为拍摄,只是把花市普通的花材信手拈来,再通过自己的心情创作日常之花的过程。曾经觉得菖蒲直笔直的,只适合在造型花里出现。用造型来传达中国的审美趣味,并不容易。可是在同学的作品中,菖蒲折叠与枯木构成了山景,鹤望兰的花朵点睛,又有星点木和龟背叶分出近景的层次,洋甘菊轻盈地白色闪烁在远景中。造型加入了写景,就更多了意境。另一位同学分到菖蒲,用折线打出框架,干枯的莲蓬飘逸的线条,让画面直中见曲,小天使叶后面,斜出一朵新鲜的含苞莲花,后景飘出文竹,西式花材与中式花材的融合让作品简练而幽雅。这件作品表现造型折线,仍然用菖蒲与枯木组合出作品的高低嵯峨,金鱼草亮丽的粉紫色和情人草晨雾般的团簇,竟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景致。 如果把菖蒲处理成直线型,就用有体量的姜荷花强调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