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25 / 06 / 11
宋代邵雍的《善赏花吟》言:“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中国插花之魂——以形写神,借物言志。      中国插花技法体系,虽散见于历代文人笔记与生活雅鉴,却暗合道家“道法自然”、儒家“中和之美”、禅宗“枯淡寂寥”之哲思。      古人插花,并非追求草木陈设,实为践行天人合一之道。         以下是16则经典插花技法及其出处,还原古典文献中的记载与文人实践。       1. 春日盘花      唐代《春盘赋》:“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珍……一本一枝,协陶甄之妙致。” 唐代盘花技法,以水盘象征大地,通过枝条布局模仿自然景观,体现“以小见大”的园林美学思想。       2.盘碗固定      清代沈三白《浮生六记》:“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这是现代“剑山”的前身。       3.就近易得      明代袁宏道《瓶史》:“余于诸花取其近而易致者: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遵时就近,不劳心费神于得枝,以求插花之兴即来即应。       4. 清晨折枝      明代张谦德《瓶花谱》 :“折取花枝,须得家园邻圃,侵晨带露,择其半开者折供。”如此,则香色数日不减。 ...
发布时间: 2025 / 06 / 10
来源 / 生生景观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但是如何能才能把这个“团”组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你要对植物本身了如指掌,比如植物高度、树形、色彩、季相等等。       在中国,大家都更青睐多层次植物配置,而非国外那种单一或者序列式排列方式。所以要做一张符合国情的彩平的也得体现组团概念,下面再来一起看看组团式配置在平面图中的表现:        一般小园林的植配主要讲究层次,大概分五个层次,由高到低:      乔木层(树群的天际轮廓线)        亚乔木层(开花繁茂,美丽色叶)        大灌木层      小灌木层      多年生草本花卉层             通常乔木来营造空间 二乔形成视线的焦点,灌木体现植配的风格。       在做植配方案时,要找到理由、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使用,品种其次。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道改哪里了。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 ,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如果你的大乔是常绿是 你的二乔就可以落叶的开花的,如果你的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你的二乔就要用常绿的。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附带不...
发布时间: 2025 / 06 / 07
夏日伊始,绣球花开了,邂逅一片绣球花海,像跌进了莫奈的调色盘,浅紫、粉蓝、雪白交织,连风都染上了诗意。 每一朵绣球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花瓣层层叠叠,紧密相拥,组成了饱满圆润的花球 ,微风拂过,花球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绣球花开,是最浪漫的诗它们携手阳光、微风与细雨,共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乐曲,让人沉醉在爱的海洋里,感受那份无法言喻的美好。 花开成海,绣球低语,是四季最温柔的告白。 花已开,夏已至,此刻赴一场绣球花之约。 以上图片拍摄自陈砦花卉市场如有需要请联系:0371-63736807
发布时间: 2025 / 06 / 06
宋式美学核心是“少即是多,无中生有”以极简形式承载深远意境。去除冗余,仅留风骨,最终呈现一种“清、寂、拙、雅”的气质。形制:纤巧而克制       线条      · 以直线、微弧线为主,摒弃繁复雕饰,如宋瓷的修长颈、家具的细腿。      · 现代转化:建筑中的极简飞檐、平面设计的单线边框。      比例      · 严格遵循“匀、瘦、高”,如梅瓶的黄金分割、宋式家具的离地悬空设计。      · 现代转化:窄长窗框、纤细家具腿色彩:素净微染       主色调      · 白、灰、米,如宋画绢本底色+单点青/褐(汝窑天青、茶汤色)      · 现代转化:大白墙+局部深色木或青瓷色点缀      层次      · 通过"墨分五色"的灰度渐变替代鲜艳对比(如宋画中的淡皴渲染)。      · 现代转化:哑光同色系材质叠搭(麻+粗陶+宣纸)材质:天然去雕饰       保留本色      · 粗陶的颗粒感、未漆木纹、哑光石材,追求"材不掩质"。      · ...
发布时间: 2025 / 06 / 03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中,出现了很多名字美丽、形象高洁的香草,它们就像诗人纯粹而高尚的灵魂,散发着亘古的芬芳。       又是一年端午至,在我们缅怀屈原之时,杭州觉简花塾的主理人觉简,精心整理了一组以《楚辞》中香草为主材的插花作品,再现这些穿越千年的最美花影。 01 白芷——“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白芷插花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具有浓郁香气,可做成香囊佩戴于身。在中国,白芷之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中:“菉蘋齐叶兮,白芷生”。其别名众多,仅《楚辞》一书中便有“白芷”“芳芷” “茝(zhǐ)”“辟芷”“药芷”等多种称呼。       以一支白芷插花,取古朴陶制器皿,表现其翠色与生机。 02 春兰、蕙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春兰插花 蕙兰插花       兰、蕙本同族,共生于深山幽谷中,“不以无人而不芳”,代表着高洁出世的人品。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书幽芳亭记》中云: “一干一花者兰,一干五七花者蕙。 ”更是评论兰有“君子之风”,蕙具“大夫气概”。        用兰、蕙插花,重在表现其飘逸脱俗,以木代石,更添幽雅意境。 03 芍药——“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芍药插花       留夷有一说为芍药,颜色丰富、娇美芬芳,被广泛用于药和香料制作,是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发布时间: 2025 / 05 / 28
是清、是静、是诗情画意  是温、是雅、是含蓄端庄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始于商朝,盛行至今,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流淌在指尖上的团扇文化,它小巧,却承载着时尚的东方韵味,团扇摇曳,借清风让团扇也从帝王将相传入到寻常百姓人家。   这组写意水果系列团扇,使国画艺术让扇面色彩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细腻写实,淡雅清逸,画上水果图案,又多一分文人画的意境,再加上流苏扇坠,使得整个团扇韵雅天成。 《哈密瓜》《西  瓜》《蜜  桃》《葡  萄》《枇  杷》《荔  枝》《樱  桃》《草  莓》《杨  梅》《柿  子》   在传统的国画中,写意水果系列团扇并非单纯的写实,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在炎热的夏日,手中摇曳水果团扇,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清爽的氛围,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    (樱桃落晚风)    (五月枇杷满树金)    (三千年之果)    (五月杨梅已满林)   (红莓疑甘露,欲染万重云)   (飘  香) (红透荔枝日,香传茉莉风)  团扇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团圆、吉祥、美满和幸福,这种文化内涵的赋予,使团扇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呈现,更是一种情感和祝福的寄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