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0
圣诞节属于冬天的白雪、火红的圣诞老人、俏皮的圣诞歌和香甜的平安果,随处洋溢着幸福热闹的气息。圣诞大趴,哪能少得了花?圣诞节必备的8种花材,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7
最近看新闻,又有孩子误食路边的野果而中毒,看着真揪心。不禁感叹,现在生活在高楼大厦,远离了自然,很多人对身边的植物都不了解,要是误摘、误食了,可是有生命危险!珊瑚樱珊瑚樱的名字很多,四季果、冬珊瑚、玉珊瑚、珊瑚豆、珊瑚子、野辣茄、吉庆果···它四季常青,果子变红后很诱人,但是要小心,它全株都有毒。珊瑚樱属于茄科植物,全株含有茄碱,还有玉珊瑚碱,误食后会让人恶心呕吐、心跳减慢···总之相当危险,千万不要乱吃哦。麻风果前几天的新闻里,海南的小学生因为分食麻风果,45人中毒被送进了医院···想想都揪心,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他们还属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多科普植物知识呀~麻风果是麻枫树的果子,麻枫树还叫青桐木、小桐子、假花生、臭油桐。麻风果有点像核桃,剥开里面的仁又像花生,实际上毒性较大,食用后腹痛难忍,严重则会休克。南天竹南天竹在公园、路边都很常见,现在果子也红了,看起来很显眼,路过欣赏一下就行,千万别嘴馋摘一个尝味道,中毒可就遭罪了。误食南天竹后,可能会有兴奋、痉挛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昏迷,是非常危险的。只要不去吃它,插在瓶里装饰用也没啥事儿,家里有小孩子的,提前教育好就行。蓖麻果蓖麻果是蓖麻结的果子,有点像苍耳,果子上遍布小刺,这都能下嘴的绝对是个狠人,不过就算不吃,皮肤不小心碰到蓖麻果或者叶子,也有可能出现红肿、刺痒,非常难受。图片作者:石里万乾坤蓖麻果成熟后,剥开干枯的表皮,里面的蓖麻种子长↓这样,听说可以提炼出蓖麻油和润滑油,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不过千万别吃,毒性强大,2粒就能送医。图片作者:猴哥行云鸡母珠鸡母珠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相思豆、相思子、美人豆等,然而实际上却是剧毒之物,内含毒蛋白,1粒的含量就能危及性命。鸡母珠的生命力很强,还能排挤周围的其他植物,如果在外...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3
以上图片均由陈砦花卉市场国基路店工艺品区63号【函菲珠宝】提供,喜欢的朋友可来陈砦花卉市场选购,或添加店主微信自行选购。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3
隆冬时节,花中寒客--蜡梅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1
中国古人以各种形式留下了许多关于用茶、品茶、斗茶的图画,这些图片资料是了解古代饮茶习俗的重要资料,从图片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古代的各种饮茶方式,还可以了解茶具的变化史。今天就介绍一下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部分茶图。元墓壁画:茶道图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元代的饮茶习俗饮茶场面。长桌上有内置长匙的大碗、白瓷黑托茶盏、绿釉小罐、双耳瓶。桌前侧跪一女子,左手持棍拨动炭火,右手扶着炭火中的执壶。桌后三人:右侧一女子,手托一茶盏;中间一男子,双手执壶,正向旁侧女子手中盏内注水;左侧女子一手端碗,一手持红色筷子搅拌。河北宣化6号墓壁画:茶作坊图壁画中共有6人, 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辽张恭诱墓壁画:煮汤图壁画中一童正执扇煮水,炉火正红,一男子端茶盘,盘中有茶二盏,桌上还放有茶托、茶盏。辽韩师训墓壁画:妇人饮茶听曲图壁画右侧一女人正端杯饮茶,桌上还有几盘茶点,左侧有人弹琴,形像逼真。卢仝烹茶图 [南宋] 刘松年画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错,枝叶繁茂,下覆茅屋。卢仝拥书而坐,赤脚女婢治茶具,长须肩壶汲泉。宫乐图(会茗图) [唐]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周昉:调琴啜茗图卷周昉,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西安人,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反映了唐代尚丰肥的审美观,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也可看出唐代贵族悠闲生活的一个侧面。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画面有...
发布时间: 2019 / 12 / 08
明代是中国传统插花理论最成熟的阶段,初期有金润的《瓶花谱》(已失传),晚期有高濂的《瓶花三说》,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等,都成为插花的经典之作。特别是《瓶史》一书,可谓名垂青史,影响中外,作者把它看作是花界《春秋》。说“夫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今以蕊宫之董狐,定华林之《春秋》,安得不严且慎哉?” 瓶史虽未列入四库全书,但它也在花界流芳百世。今天细读明代这些插花专著,了解到瓶花不仅是明代插花的代名词,也是中国传统插花的主要表现形式。民间隆盛理念花 刘明华 作品《瓶花谱》正文的第一句话就说“凡插贮花,先须择瓶”,可见瓶在瓶花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论语》中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合适的瓶,插花作品质量会受到影响。想要认真创作具有古典风格的瓶花,选瓶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文人花 刘明华 作品古人对择瓶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共同观点。高濂讲的是随记心得,张谦德受父辈影响论著瓶花。袁宏道则偏于脱尘养性,从审美境界上提升瓶花。虽处境不同,角度不同,但他们都爱好瓶花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细看三部专著其观点和文字有许多重合之处,这不是简单的后承前藉,恰恰反映当时明代插花的艺术趋向和时代风貌。明代插花远离政治,注重怡情养性,进入纯粹审美的领域,提倡欣赏花的品位和插花的意境,讲究插花与环境相适应。大瓶插花适合放在厅堂的大环境,小瓶插花可放书房、茶室小环境。高濂观点“如堂中插花乃以铜之汉壶、大古尊罍或官、哥大瓶。”张谦德很直白“堂厦宜大,书室宜小,”一般“极高者不可过一尺,得六七寸,四五寸瓶插贮佳”。“有极大高三二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亦得。”当时的文学家,戏曲家屠隆,说到插花也认为“堂供须高瓶大枝,方快人意。若山斋充玩,瓶宜短小”,后来的瓶史有同样说法,“大抵斋瓶宜矮小……方入清供”。由此可见,瓶与环境相适应是实践得出的审美共识,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