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日期: 2020-05-05
浏览次数: 563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清平乐》热播,也是学生喊我看剧中的插花才知道,上了年纪,对时尚真的缺乏敏感。也是后来才知道,剧集里的插花,是易花道台州教室的茱迪老师所作。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茱迪老师在剧组插花

    茱迪告诉我,为剧组插花,还是一年多以前2019年1月中旬的事了。

    原本剧组找到易花道北京的黄山老师,希望帮忙制作剧中的插花,因时间紧、路途遥远,黄山老师便推荐了距离较近身在台州的茱迪老师。

    第一天下午,与剧组简单的电话沟通之后,茱迪立刻和学生一起,匆忙挑选了些许器具和手边现成的花材,第二天一早天没亮,就赶往横店。

    于是,便有了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清平乐》里的 “宋代插花”。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代插花被提及的频率远少于明代插花,大抵是因为,明代有《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等不少专论文献,研究起来方便得多。而宋代插花基本没有专论文献,资料都散布于各种书籍、绘画当中,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今人对宋代插花缺乏了解,便也很自然。


    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在他的《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写道“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中国文化自周朝以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逐步发展,到唐宋才算发展完成,告一段落。从南宋末年再往后,又都是从唐宋出来的。也就是说,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而到了宋朝,这个湖才完全汇聚成功,唐时还未完备。”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奁

    宋代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高峰,宋代优雅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独特审美,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抚琴、作画、博古、书法,无不追求高雅。制瓷、造园无不追求极致。点茶、焚香、插花、挂画,更是成为 “生活四艺”,被后世文人奉为典范,加以效仿。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传姚月华)《胆瓶花卉图》

    宋代的花事十分兴旺,除了前朝已有的花朝节、牡丹花会等重要活动之外,一些节日插花更是成为习俗。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五月)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寻常无花供养,却不相笑,惟重午不可无花供养。”插花已成节日不可或缺之物,足见插花之普及。


    宋代花卉行业已经有了高度发展,除了重要花事活动中有花市,日常集市之中也少不了卖花郎,《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两处绘有他们的身影。《东京梦华录》还记载,杭州有专业的花店“齐家、归家花朵铺”。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清明上河图》中的卖花郎

    《都城纪胜》中记载插花已纳入专门的服务行业,有一个叫“排办局”的机构,专门负责为雇主进行挂画、插花、扫洒等服务工作。不仅有专门机构,而且有了专业人员。《梦梁录》中记载,有人专门研究生活四艺之类的手艺,为官宦富人子弟服务,以赚取较高的收入。民间都有专门人员专事插花之事,可以想象宫中专门制作插花的匠人的高超技艺。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宫内赏牡丹的隆重与讲究:“堂内左右各列三层,雕花彩槛,护以彩色牡丹画衣,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如姚、魏、御衣、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别以银箔间贴大斛,分种数千百窠,分列四面。至于梁栋、窗户间,亦以湘筒贮花,鳞次簇插,何翅万朵。”宋代插花之华丽,在李嵩的《花篮图》、台北故宫所藏《华春富贵图》等绘画中,可见一斑。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南宋李嵩《花篮图•冬》

    不过上述插花均为节俗礼仪所用之花,宋代插花并非都是如此丰富绚丽的模样。在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的带动下,另一类精致素雅的插花,也被推向极致。这类插花,在《听琴图》《文会图》中可以领略到他们的风采。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徽宗《听琴图》(局部)

    可见宋代宫廷插花按照使用的环境和目的,被分为两大类:礼俗插花与雅事插花。礼俗插花用于节日庆典,以及日常宫殿装饰;而雅事插花则出现在文人雅聚、书斋斯文之场所。这两类插花不论用器、选花均有极大差别。

    即便在同一类插花中,也还有各种不同的样式。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同是雅事插花,《听琴图》与《文会图》中的插花有极大不同。其中缘由涉及到中国插花造型的演变,说来话长,待以后再做细述。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民间的插花自然不能像皇家宫廷中般奢靡,但也还是要讲究的。在北宋董祥绘制《初韶萃庆图》中,两三种花卉植物插制的三主枝造型插花已经出现,显示民间插花创造出了雅俗共赏的新花型。这类形式,后来成为中国插花最重要的形式。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北宋董祥《初韶萃庆图》(局部)

除了宫廷、民间插花之外,宗教插花在宋代也很发达。宗教插花有多重样式,基本均为延续自唐五代时期的对称庄严的规制。元灭宋之后,宗教插花的规制也逐渐松懈废弛。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局部)

    宋代插花,讲究复杂,样式繁多,可以说集中国古典插花样式之大成。令人惋惜的是,宋亡之后,中国文人阶层受到重大打击,中国雅文化走向衰败。自此中国插花中最为讲究,拥有最高超技艺匠人的宫廷插花,迅速衰败、消亡,宫廷插花的许多技艺也随之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插花技艺的巨大损失。


    明代中后期,因出现《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等诸多专门文献,今人多以为明代为中国插花之鼎盛。殊不知,明代这诸多文献其内容多源自宋代。
    回到《清平乐》的话题。


    插花这场戏,讲述未来的“皇后”曹丹姝,以插花的名义与姐妹们聚会的情景。如用宋代富丽堂皇的礼俗插花,怕会喧宾夺主,影响镜头对美女们的表现,因此茱迪老师选择了兰花,运用源于宋代宫廷雅事插花的易花道“一元式”花型,来表现“曹皇后”的蕙质兰心。在插制时使用了传统的剑山来固定,还特意用鹅卵石遮挡了宋代还没有发明的剑山。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剧中其他的作品也不能随意为之。根据北宋已经出现的插花形式,以源自民间的三才式为主,每个作品尽量根据人物身份气质来调配,这样可以更加突剧中人物。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茱迪说,这是她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加之时间紧迫,留下不少缺陷和遗憾。比如没有来得及仔细挑选更符合宋代特征的花器,还有一些花材的选用也不完全符合宋代的特点。因为拍摄需要,不能遮挡人物,一些插花无法完全还原宋代的插花形式。


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但因为时代的变迁,很多年轻人认为它们离现代生活很遥远,对传统插花抱有陈旧艳俗的刻板印象。还有人一看到简洁素雅的插花,就以为是日本花道作品,不知宋代的雅事插花早已走在前面。虽然还有很多遗憾,但借助时尚效应、明星效应,透过热门剧宣传传统插花艺术,是很好的文化推广方式。


    希望其他历史剧也能像《清平乐》一样,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恢复和发展。 


          本文作者为易花道创始人 :万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