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日期: 2025-04-10
浏览次数: 26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中国插花“易花道”的创立者们,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对中国插花的历史遗存进行挖掘、整理、归纳,并借鉴和汲取了日本插花中保留的中国传统插花的内容,在阴阳学说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易花道”完整的理论体系。

 

      按照历史上中国插花的形式的演变,“易花道”将中国插花的基本形式, 规范为团花式、写景式、一元式、三才式、十全式、两仪式等六大形式。这六大形式,纵向涵盖了自中国容器插花早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到装饰风格和自然风格并驾齐驱走向熟期的唐宋,再到文人插花独领风骚的明清,直至今天东西方插花不断相互借鉴的新时期,各历史时期的不同插花形式;横向则包括了从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到市井插花的不同风格。使得易花道成为在中国传统插花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继承传统又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插花流派。

 

团花式 

 

      中国容器插花刚一出现,便遇到佛教东渐,受佛教供花和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中国插花早期便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以花朵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佛前供花。唐代,在佛教供花的基础上,宫廷插花兴起,逐渐形成了中国插花的装饰风格体系,这一风格体系至宋代达到鼎盛。团花式是对中国装饰风格插花体系的归纳和总结,对中国插花的商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写景式 


      唐代,随着中国园艺技术的发展和宫廷插花的兴起,在中国山水画的启发之下,模仿风景的插花开始出现,这便是中国插花写景式的开端。宋代可移动花插的应用与一元式、三才式插花的出现,促进写景式插花走向成熟。写景式插花讲究于盈尺之间现万千气象,造型独特,层次丰富、颇具意境。元代以后,由于盆景艺术的迅速发展,写景式插花被盆景取代,逐渐式微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一元式


      一元式是用一种植物来创作的插花形式,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宋代受佛教“三世花”的启发,一元式插花被创造出来。明清时期由于对宋代简约的艺术思想的推崇,单一品种插花被奉为书斋清供的最高形式。一元式只用一种植物,也不拘泥于花朵,着力表现生命之变化与生机,是中国插花“施法自然”思想的最直接的诠释。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三才式 


      宫廷式的大型插花对广大民众的的生活而言过于奢侈,而以一元式为代表的文人插花的清淡素雅并不适合市井生活的需要。因此南宋时期,插花人将一元式的三主枝结构,与装饰风格插花的花团锦簇相融合,创造了三才式插花的形式。三才式的三大主枝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故被命名为“三才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十全式 


      早在唐代,宫廷中就已插制大型的插花,宋代宫廷插花开始呈现注重上下层次的形式,元以后宫廷插花没落,这类宫廷插花的形式演变为大户人家厅堂之上最高级与复杂的堂花。“十全”,取君子德行完美、花样繁多之意,完美体现了这类上下分层的大型插花的内在逻辑。十全式插花的造型复杂、用花种类繁多、层次丰富。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两仪式 


      早在元代,中国文人为了表达胸中不得志的愤懑,将本来觉得并不相称的竹子、荷花共插一处,将桂花枝横卧于装满桂花的陶罐直上,从而诞生了中国插花最具有超前的现代精神的插花形式。这种现代意识后来随着中国文化的落寞,被淹没在渐趋保守的明清艺术之中。两仪式是在坚持中国插花“阴阳和合”思想的基础上,以这类形式为雏形,融入现代花艺的手法和现代艺术因素的大胆创造。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易花道的六大形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