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25 / 04 / 24
中国文化里素来有“开门须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饮茶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是文人雅士不离方寸之物。林语堂先生也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有的人因为喜欢喝茶继而喜欢茶器,也有的人是喜欢器物所以爱上喝茶,我属于后者。       带我敲开建盏世界大门的杯子来自客户的茶店,我还记得他当时给我泡了一杯小青柑,回甘很好,但我一眼相中的是那个清爽的茶杯。         它把东方水墨艺术诠释的很独特,山水化作青花晕染在杯面上,让人感觉水墨画卷不止在纸上。和店主交谈了解到它来自一个景德镇的小众窑口:课植窑。       在茶道圈有句话叫“不自杯不成席”,所以喝茶的人都会准备一只专属自己的主人杯。对于客人杯而言,主人杯会稍大一些,精致大方,工艺精湛。为了购入更多心仪的主人杯,我开始研究瓷器,研究五大名窑:汝窑温润如玉,官窑胎体敦实,哥窑灰青古朴,钧窑色彩绝伦,定窑细腻恬静……        主人杯的器型也有很多讲究,不同的杯型用料可以让不同的茶叶发挥更好的口感。      撇口杯口沿微微外撇,导热慢、不烫手,流畅的弧线也更方便饮用。         敞口杯口沿向外展,像斗笠杯就是典型的敞口杯。特点就是散热快,不易聚香,适合夏天泡一些解暑去热的绿茶或新白茶,清爽回甘。         敛口杯则聚香、聚味,适合品味黑茶、老白茶,气质古朴、滋味醇厚...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9
在写下这篇文章时,我点上了近来特别喜爱的白檀香,甜润中有着木质的坚实沉稳,甜润中透着木质的坚实沉稳,香气悠悠,直透心灵,瞬间让人感到宁静平和。焚香这件事,于古人又何尝不是这般美好?黄庭坚曾感慨 “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诚如其言,在宋代,若没了焚香,文人们定会觉得生活缺失诸多清趣。       如果说茶文化是宋代的一种生活风尚与艺术象征,那么香文化则是宋代的一种精神寄托与文化符号。在《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各种香事,充满了那种闲适和谐的烟火气息。 画中香事,趣意盎然       我们既然讲香事,什么叫香事呢?因为在宋代,这就是一件事,一件赏心悦目、生活情趣之事,不是什么大道,也没有什么神秘感。“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招牌清晰明了,这家小铺应有尽有,单从名字就看得出来非常专业,有着沉香、檀香、拣香(上品乳香)等香料,并且还强调了“上色”一词,意味着店内的香品质极佳。         在宋代那文化繁茂、生活富足的年月,香事更渗透到了社交与礼仪层面。文人雅士以“香”为聚,抚琴品茗,书画雅集。袅袅青烟升起,满室生香,众人吟诗作画、谈古论今,在繁忙的生活中,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舒朗清旷。在各类宴会上,香也是重要角色,从开场的焚香迎客,到席间用香增添氛围,再到宾客离席时赠送香品作为伴手礼,香贯穿始终,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格调。       逢年过节、祭祀祖先,香更是必备之物,承载着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以庄重的仪式感维系着家族与社会的精神纽带。       反复多次看画后发现,原来从宋代开始,香就不止单单是嗅觉上的享受了,更是味觉、视觉、触觉的多感盛宴。 ...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宋代的美学是优雅、简洁和深刻的代名词。      它不像唐代那样华丽奢靡,更不像现代一些追求炫目的设计风格,它追求的是一种低调的高级感——清简、自然,却能在细节中体现出文化的深度。       宋代的艺术、文学、园林建筑,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都流淌着这种清淡的气息。      想象一下,宋韵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它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而是经过时间洗礼后,愈发沉淀、愈加醇厚。       就像一把老茶壶,经过千锤百炼,茶香愈发浓郁。细细品味,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宁静致远的美感,触动心灵深处。      从文化到空间,宋韵的美无处不在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艺术的巅峰时代,它不仅在诗词、书画、瓷器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也在空间布局、家居设计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宋韵讲究“清简”,它推崇的是一种内敛、雅致的美,而非外在的浮华与喧嚣。这种美学贯穿于宋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影响了今天许多现代家居设计的理念。      现代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却往往忽略了“简”字的力量。       宋韵的空间设计,正是通过简约而精致的细节,创造出了宁静和谐的居住氛围。它不像某些极简风格那样简单到空无一物,而是通过细腻的设计展现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智慧。    细节是灵魂      宋式美学的精髓,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客厅的茶席设计,就是典型的宋代美学表现。想象一下,一个简单的原木长桌,搭配几只陶器花插和茶具,简洁...
发布时间: 2025 / 03 / 17
喝春茶,赏春花享春阳,发春芽用一盏茶的时间静听风吟,默待花开 静啜一杯茶,看花静叶闲一杯静览春色,春天有茶为伴更显得安然“晨起侍花,午后喝茶。”在烟火人生中,如果不热爱着点什么,人生就会无趣很多。爱上一杯茶吧,茶里你能体会到生命所有的苦涩与回甘! 茶暖,人闲,时光悠然。一盏茶,一段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 茶会之约,与君共饮,不负春光春天的浪漫,花开占一半浅尝微醺的花香,陪春风小饮一杯捕捉花海的浪漫口袋里装满春天 春色满园,心随花开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每一片叶子都在书写着新生的希望。 这个季节,适合放下忙碌,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让心灵与春天一同绽放。
发布时间: 2025 / 03 / 14
宋代“文治”追求精神与思想,至纯至雅,整个国家上下的艺术氛围因帝王引领,加之徽宗时期是北宋文化政治经济成为顶峰时期。      可以说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创造了中式美学的新高度。      这种把风雅刻在骨子里的美学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体现在方方面面。       宋代四艺:点茶、焚香、挂画、插花       《捣茶图》点茶工具:置风炉、茶盏、盏托、汤瓶、熟盂……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徽宗一场梦,造就了极致美的汝瓷       品茗最是清事,若无好香佳炉,遂乏一段幽趣       还有宋人日常生活的美,仪式感满满:      挂画理念,源于宋朝画家米芾,对画种选择、位置安排,尺寸要求都有明确规定。不仅要起到装饰堂壁作用,更主要在于使画作可以被感知、体验、理解、想象,所谓「卧以游之」。      插花,宋人对插花齐器型、审美及花的生命力都有要求,也是日本花道的来源。      在宋徽宗《文会图》中可窥见那时宋朝文人雅集的景象——      文人或围桌而坐,或举杯品饮,或互相交谈,或独自凝思。旁边的桌几上,侍者有的正在炭火炉旁煮水烹茶,有的正在分茶汤,如果放大来看,还能看到茶桌上的黑釉盏,那可是斗茶神器。      正是在这种浓浓的艺术氛围下,出现了一大批宋徽宗赵佶、李公麟、米芾、张择端、王希孟、董源、李成和范宽等群星闪耀的画家,还有些佚...
发布时间: 2025 / 03 / 09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三月与你,都是最好的风景三八女神节的到来春风妩媚,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趁着大好春光,唤醒满满元气每一个她,都是一朵花花开千万朵,千万朵都是她们每一位她都是绽放的花 三七是中药,三九是西药,三月八日,是你讨好小姐姐的良药,你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女神节来到,祝愿每一位女性活出自在真我活出自己的美,像花一样绽放。愿你眼里总有光芒,手里总有鲜花   买束花取悦自己致敬每一个特别的她是女儿 是妻子 是母亲 更是你自己人因物雅,物因人贵,珠宝与女人之间理想的关系,你能驾驭它,而相反得她能够诠释你的端庄和优雅。   花韵、花如玉、旅绘、花路,这么多款色彩靓丽的手绘杯,总有一款花色是你的最爱,女神节礼盒火爆预定中。 愿天下女神:既能赚钱养家 又能貌美如花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谁的光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祝女王节快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