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25 / 10 / 26
气温马上就要达到冰点了,怎能让自己受委屈呢分享一些秋冬好物,让生活幸福感飙升 每个都挺实用,希望这个秋冬,让你无惧寒冷,温暖过冬! 天冷就想喝水,热饮配上好看的杯子,让你的幸福度翻番,重重叠叠的花卉图样都是手绘的,花朵立体逼真浮雕质感,好茶具衬托茶叶的色香味品味茗茶,锦上添花。 很喜欢给家居增添一些可爱的元素就像生活中希望成为一个可爱的人一样可爱的东西是具有治愈力的 可爱的人也是 焖一壶茶品人间一抹清欢,冬日暖心必备 降温了,天气冷冷的时候就很喜欢呆在家里 ,刷剧、煮面、看书还有柔软舒适的家居服,软软糯糯慵懒又好看! 轻盈又保暖的羽绒服,简约大方,是冬日满满的安全感。除了给你温暖,还带你呼吸到属于冬天的浪漫气息。 超暖披肩毯满满幸福感北欧风的盖毯,办公室午睡、赖在沙发上都很适合,能当小被子还能当披肩。 围炉煮茶突然的降温,围炉煮茶给足了幸福感好友围炉谈笑,慢煮茶香温杯暖盏,用一场围炉煮茶,温暖整个冬天慢慢悠悠喝茶吃果,偷得浮生半日闲 花木外香薰 天然的植物香气与能量能补充我们的低频能量,净化磁场,对我们因进入秋季产生的低落、忧郁的情绪进行调整。香气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净化的感觉,沉浸在这种独特的香味中,感受到别样的奢华和温暖。 提升生活幸福感不一定非得很“贵” ,一点点小细节的改变 就能让生活有所不同,绵长的光阴里,摘一缕初冬的暖阳,选一隅静谧,煮一壶光阴的茶,安然向暖。
发布时间: 2025 / 10 / 23
讲求“大隐隐于市,直抵心灵”,通过自然的融合与简洁的布局,使人心灵得以放松与沉淀。茶室与自然同行宋代茶室最具特色的设计是庭院式的布局。茶室四周围绕着一个中庭,所有的空间布置都围绕着中庭展开。这种布局不仅把外界自然景色引入茶室,还通过开敞的空间和自然的过渡,使室内外无缝连接,营造出一种心灵上的开阔感与舒适感。 想象一下,坐在茶室的角落,四周是郁郁葱葱的花木,池水轻轻流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白色墙面上,清风拂面,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宋代茶室的设计风格素雅而简洁,追求“少即是多”的美学理念。木质家具成为茶室的主角,原木色的桌椅、木架,给空间带来温暖而自然的感觉。墙面多为白色,简约而清新,不仅能突显木质家具的自然质感,还能让空间更加明亮开阔 自然与木,茶空间
发布时间: 2025 / 10 / 15
▶这个120平的小家,客厅开间4.4m,餐厅开间3.5m,开放书房8.5m²,全屋墻面雅晶石,阳台没有瓷砖,客厅丝光棉,卧室可可蛋白,顶大白,柜子统一烤漆暖白,没有多余的颜色。 ▶在硬装上,保留了精装房的亮面浅灰地砖;没有做拱门,阳台通铺了小花转。 ▶换装了卧室的胡桃木色木地板;全屋换实木烤漆踢脚线与各个门。 ▶四室砸去了一个最小的房间当书房。 ▶在软装上,餐厅搭配斗柜与挂画,增加自然气息,选择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系小摆件。 ▶白沙发+绿地毯,整体配色,暖调中有一丝复古奶油自然的感觉。 ▶这个家没有多豪华,但真的很温馨。
发布时间: 2025 / 09 / 15
若说唐人是泼墨写意的狂生,宋人便是执笔点茶的雅士——其空间美学亦如宋画小品,于尺幅间藏山河,于留白处见天地。欲造一方寂雅禅意的宋式空间,需以“减法”为笔,以“自然”为墨,在一器一物、一光一影中,复刻古人“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 一、色韵:取宋画天青,调岁月淡墨 宋式空间的底色,当如《千里江山图》褪去浓艳后的余韵,或是汝窑天青釉上未干的晨露。主色调宜选“三白二青”——米白如宣纸铺陈,茶褐似陈茶浸盏,月灰若暮云漫墙,再以天青、竹青作点睛之笔。墙面可刷素石灰浆,略掺麦秸增其温厚;顶棚以粗棉线编结暗纹,垂落时如云影轻移。切记莫用艳色夺目,要让色彩成为“呼吸”,随日光流转而呼吸,方得“静气”。 二、材骨:借山川草木,铸器物筋骨 宋人尚“天工”,空间材质当以“自然原初”为尊。地面可选老榆木整板通铺,保留木材原有的节疤与年轮,如将一片森林的岁月铺展脚下;墙面嵌竹编隔断,取三年生的苦竹,破成细篾后手工编织,纹路疏朗如漏月,触之微凉似山风。家具宜选榉木、楠木等“软木”,线条简练如书法中的“悬针竖”——案几无过多雕花,仅以“挖缺”手法收边;圈椅扶手弧度贴合手肘,坐面以藤编覆之,坐上去便知“此身归山”的妥帖。 三、光影:邀日月为友,书时间诗行 宋式空间的魂,在于“光的呼吸”。窗户当用“和纸”糊裱,选桑皮纸或楮皮纸,半透不透如雾里看花;窗棂格子取“冰裂纹”或“步步锦”,疏密有致,让光穿过时碎成金箔,落在素绢挂画上,落在茶盏里,落在坐榻的藤编纹路间。午后的阳光最妙——斜斜切过竹帘,在地面勾出细长的影子,与案头青铜香插的投影重叠,恍惚间,连时间都有了形状。夜间则点烛台,选青瓷小盏盛菜油,灯芯用棉线搓至极细,火光摇曳时,照见墙上米芾的字帖,墨色在光影里“活”过来,竟比白日更添三分禅意。 四、器陈:守“疏可走马”,藏...
发布时间: 2025 / 08 / 30
撰文|「临水照花」图片|「来自网络」         宋代文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許戾家。”这句话不仅定义了宋朝人风雅的生活方式,更描摹出一张映照宋朝人感官与精神的美学图卷。       隔火烧香、碾茶击拂、挂画澄怀、理念插花,这些被后世尊为“四艺”的雅事,在宋代并非士大夫独享的阳春白雪,也是风靡于市井巷陌的寻常生活。       从汴京酒肆、食肆、商铺张挂的名画,到春日洛阳担夫鬓边斜插的牡丹;从东坡案头的一炉沉香,到临安茶肆中雪沫浮盏的点茶光影,宋朝“四艺”将两宋三百二十年光阴,凝炼成华夏文明史上最精致的美学史诗。       千年之后,宋代“四雅”仍在我们的生活里自成风雅。今人还在学着宋朝人的模样,用香、茶、画、花精致地装点寻常的生活,身体力行地向经典致敬。 宋人四雅       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王朝“养士”政策给予宋代士大夫宽容的政治生存环境和相对富足的生活,理学与禅学的发展也一同滋养了士大夫在精神层面对文化、艺术的哲学表达和美学追求。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手工业高度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这些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全方位的背景条件,为宋朝“四艺”的繁荣流行提供了最佳温床。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不断,国外名贵香料源源不断输入,为士大...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1
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建筑大师贝聿铭。      漏窗的框景,也在时时变幻,移一步,变一象,转一眼,换一景。白天、黑夜,四季轮转,亦有不同趣味。      有人统计过,苏州园林中的漏窗样式达到400多种。仅沧浪亭一园之中就有108式漏窗,构图不拘一格。      室内隔断中运用漏窗元素,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充满古朴的雅韵,体现出主人不俗的品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