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21 / 11 / 2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孕育一种插花风格。  湖北及其周边一些地区,古称汉楚之地,境内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古今英雄人物辈出。汉楚插花,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  汉楚插花的创始人苏艳玲,已经执着于插花艺术35年之久。发掘汉楚之地插花源流  1986年,18岁的苏艳玲在母亲的支持下,进入工艺品厂学习人造花。5年之后,她开始通过书籍和图片学习插花。“根据工厂的器皿,我会做一些欧式传统插花和美式插花,比如三角形、扇形之类。”苏艳玲说。  后来,她为酒店的大堂、玄关插花,因为空间比较高,会用到大瓶、大缸这类器皿。“那时候插人造花的干花泥很贵,一箱要120元,我为了减少用量,就在瓶和缸的中间位置,用一些竹竿和木条支撑起来,上边再放干花泥。四周再用一些竹竿或者木条,把它卡死,我们在中间的花泥部分插花。”有时候她也会将竹竿和木条从下到上,一直支撑到瓶口,可以固定人造花。  上海插花花艺协会开设蔡仲娟大师的传统插花课,苏艳玲立马报名去学习,“因为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跟花打交道20多年,不懂得自己国家的插花艺术,是一种耻辱。”后来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开设高级讲师班,她又去学习深造。蔡仲娟大师对插花艺术的深厚造诣、王莲英大师对中国插花执着探究的精神,都深深影响了她。  善于钻研创新的苏艳玲,在将传统六大器皿造型掌握之后,感觉“全国各地都在插这些形式,自己应该有所突破”。当时正值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苏艳玲了解到,已有400年历史的古典插花名著《瓶史》,其作者袁宏道正是湖北公安县人,她萌生出复兴和传承湖北插花的想法。  2016年,以苏艳玲举办个人插花艺术展为标志,她创立了汉楚插花。2017年,她带着汉楚插花参加中国花卉博览会,并一举获得金奖。表现崇山峻岭与大江大河  何为汉楚插花?  作品尚天然...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7
风雅是春听鸟声,夏听蝉,秋听虫声,冬听雪,是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的心境。风雅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是不以奢为尚,只因趣移情的自在。风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是带雨种竹,无事锄花的生活。风雅是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梦召魂。空间审美,并非于泥古盲从中来,亦非叶公好龙般附庸风雅,它是在现实的生活基础上慕其古风,以自身修养擢其神韵而得来。师法古人,化为己用,才能生发出雅致的韵。一切无非自然而然,风雅是一种心境。风雅这个美好而丰富的词汇源自《诗经》,在古人的解释中,风雅多指向个人的修养与情操,它必然是在案牍劳形之外,又有一点可以探究的雅人深致。这份情志,和贫富贵贱的干系不大,更在于心灵的归属,心有所住,便能从庸碌甚至混乱的生活中脱身。可以见得,风雅是我们与世间万物相处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回归,也是我们本心的归真。所以,它无关外物,无关世俗,只关乎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风雅是房间里摆设的大书架,墙上挂的一幅水墨画,桌上放的一床精致古琴,兴起时,泡一壶新鲜的茶叶,再燃一炷沉香。但如果书与琴都成了摆设,茶与香都成了门面,那就是附庸风雅了,其实,真正的风雅并非来自外在巧饰,它是绝假纯真的心灵底色,是一种生命的返璞归真。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也在刻意追求一种风雅的生活,希望自己和众人不同,不世俗,不琐屑。后来才懂得,真正的风雅,不但不是远离生活的琐屑,反而是扎到生活中去的。  风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种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一种慢下来感知美好事物的细腻情怀。  “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一晚东风袅袅吹来,吹散了云彩,月亮便露了出来,挥洒出淡淡的清辉。花儿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月光也洒向了院中的回廊。害怕夜太深,花儿就此睡去,于是,可爱的...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3
荷兰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IFTF)于11月3~5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哈勒默梅尔展馆中心举办。这是疫情爆发以来,IFTF首次举办。虽然11月2日荷兰政府实施了新的疫情防治措施,但IFTF并未受到影响,照常举办。许多国外参展商可以亲自来到展会现场,从肯尼亚、厄瓜多尔到意大利,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都纷纷展示他们的花卉新产品、新技术和服务理念。停车场的爆满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全球的花卉界人士再次见面,大家感到非常兴奋。FloralDaily团队对此次展览进行了摄影报道。  在150家参展商中,许多人对今年的展会持积极态度。大多数参展商表示,此次展会比预期的要繁忙很多,许多参观者都是对产品感兴趣的潜在客户。同时,一些花卉相关会议和论坛也如期举办,使三天的会期忙碌而富有成效。展会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拍照的手机和照相机,大家享受着可以随意摄影的乐趣,虽然现在仍处在一个各方面都还不确定的时期,但此次展会无疑是IFTF的一个成功版本。  展会同期,在阿斯梅尔还举办了花荷贸易展(FloraHolland Trade fair),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8
元代仇远有诗云:“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代张侃诗中写到:“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熙朝乐事》记载:“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花历》中说:“十月木叶脱,草化为薪,枯芦始荻,花藏不见。”《瓶史月表》写到:“十月花盟主,白宝珠茶梅。花客卿,山茶花、甘菊花。花使令,野菊、寒菊、芭蕉花。”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立冬时节,是大自然变幻色彩的时节,户外山间,橙黄红绿,犹如油画一般。以上为王国忠作品  此时节以《瓶史月表》中的花材为本,因南方气候尚暖,梅花无花可寻,而园里的芭蕉、山茶、菊花倒也应景,杭州的觉简老师创作了茶花作品。 立冬时令花之瓶插   早在南宋,十月桃、樱、海棠会间有花开,《梦梁录》称其为“小春花”,宋时茶肆又有“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之习俗。故于此时再插上一组茶席花应景,也算是赏心乐事了。小春花(茶席花一组)   宋代诗人苏轼写有《初冬》:“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荷与菊在诗人的眼里已经融为一体,用瓶插枯荷与菊,衬以花叶芦竹点出此时节的美景。《初冬》诗意习作,残荷傲菊瓶插   白居易也有《湓浦早冬》云:“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秖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6
洋牡丹学名花毛茛,花语:为迷人的魅力,层层叠叠的花瓣柔软又整齐地聚拢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里。  洋牡丹花色丰富,多为重瓣或半重瓣,花型似牡丹花因此得名“洋牡丹”  她花姿玲珑秀美,花色丰富艳丽,或明媚清新,或暗黑诱惑,或妩媚多娇,让很多人爱不释手。  刚拿到手的洋牡丹可能有一些不好看,不要放弃养几天试试,她会用曼妙的花姿征服你。  洋牡丹插瓶的诀窍是“错落有致”,这样不仅产生一种层层叠叠的美感,也保证了每一朵花有充分的绽放空间。 让生活添加一些小浪漫让鲜花治愈一切的美好...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9
很多人喜欢百合花,不仅因其好看,而且清香宜人,放在家里,让人感觉沁人心脾。  百合花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鲜切花花材之一。  平时我们购买的百合多以单瓣为主,今日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种重瓣百合,虽然它的价格很昂贵,但硕大的花瓣舒展绽放时,素静清丽,优雅端方,不输牡丹芍药的馥郁繁盛,雍容华贵,让人心动。  重瓣百合是近年来新培育出的百合杂交品种,随着种植技术日趋稳定成熟,使得重瓣百合凭着它大气华美的品相很快赢得了花艺师和消费者的喜爱。  一枝花都能开出一束花的感觉,所以每次买上一两枝就够啦!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百合花虽然好看,香味怡人,但是晚上的时候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因为百合的浓郁香气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会引起失眠,因此晚上的时候,可以把百合拿出来放在客厅里。  取悦自己,从一束鲜花开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