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花事
发布时间: 2025 / 02 / 09
元宵节遇上情人节不止温馨也可浪漫一起相约陈砦花卉月圆人圆事事圆满,花好情好爱意无限爱在一起超级甜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大家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亦是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当情人节遇上元宵节,一份浪漫碰撞一份温暖 满满都是爱的味道,情人节、元宵节双节快乐! 情人节,两个人互表爱意;元宵节,一家人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而今年,神奇联动,让我们一起体验双倍爱意吧!元宵节×情人节 当代年轻人在过一种很新的情人节,可以没有桃花,但一定要【有钱花】。不说I LOVE YOU,要说I RICH YOU。发财+被爱,讲究的就是一个双向奔富!祝有情人终成有钱人       元宵节猜灯谜赢好礼     活动地点:市场盆花区东南角布置压花艺术作品展和春节打卡墙     参与方式:     1.在区域拍照打卡并带“要出片,陈砦花卉走起”话题,发布至任意平台(小红书,抖音,朋友圈,微博,视频号等,4张以上精美照片),标记陈砦花卉位置即可到市场5号门办公室领取“陈砦花卉文创袋”一个。     2.猜出任意灯谜,记好编号,到市场5号门办公室说出谜底即可领取“幸福像花儿一样发箍”一个。     活动时间:2025.2.8-2025.2.12
发布时间: 2024 / 12 / 25
世人大概没有不爱花的,      在中国,传统插花技艺更是将花的美演绎到了极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      2008年,“传统插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溯 源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      在唐朝,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会举办盛大节日的花朝节,传说是百花之神诞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要去郊外踏青赏花,市集上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饰品,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白居易曾在《买花》诗中写道:“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关于中国花艺史的重要史料皆出自明朝,其中一五九五年张谦德所著的《瓶花谱》,及一五九九年袁宏道所著的《瓶史》最具影响力。      《瓶史》计有十二节,分别为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详尽介绍了中国人的插花理论与技巧。      一六九六年,该书翻译为日文,中国的花道开始东传日本,所以日本的花道虽有十五世纪的池坊花派,至今也有“宏道流”,可见影响至深。      日本的插花艺术,源自明代袁宏道的《瓶史》,而日本当代花道是向中国人取经之后再研变的。      △宋人画册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发布时间: 2024 / 11 / 26
秋末冬初,是很多花艺师最喜欢的时节。       步出户外,触目可见红橙黄绿的色彩,犹如画卷摄人心魄。大自然俯仰可拾的枯枝和落叶,与鲜花搭配,枯荣对比,层次丰富,满含着生命的意蕴。       “在秋冬时节,花草似乎将沉淀了一年的色彩,突然爆发出来,那种浓烈和厚重,就像我们成熟稳重的中年时光。”上海插花名师陶建华说。       陶建华曾获得2018年中华杯职业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一等奖,2021年上海崇明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传统插花艺术金奖。他的插花简约而意蕴深远,满含着诗境画意。      “让插花作品成为季节的印记”,是陶建华的插花主张。他在秋天插的花,总是比其他季节更多。枫树红了叶子,也有特殊品种的枫树还带着夏天的绿色;各种红色的果实,像蔷薇果、山楂果,只需要一两根枝条,秋冬的氛围感便跃然眼前。      “路上掉落的枯枝随手可得,甚至我去花市采购花材时,花商淘汰的‘边角料’,我捡回来也能创作作品。”陶建华说。      下图作品,是用花市别人丢弃的枫叶和五针松边角料创作的作品。      下图作品,将有些枯萎的鸢尾叶穿插在枯荷之中,非常协调,有着初秋景色的层次感。      下图两个作品,是分别用花市捡取的山归来、蔷薇果、五针松、山里红带果实的枝条,插作的秋景作品。        下图作品,是用枯根、花市捡拾的红枫和蕙兰插作。      前段时间在花市买来的蒲公英,现在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花型,用来插秋景也很有意境。 ...
发布时间: 2024 / 11 / 22
架构,顾名思义,指的是材料搭建立体结构。   “当今流行的花艺架构风格,是以德国花艺大师格雷欧为代表的架构花艺,即利用架构充分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架构就像一个花艺的智力游戏,吸引这个行业里有更高追求的玩家。”草月流花艺名师Ada说。     Ada是先学的西式架构,后学的草月流架构,她的架构作品总是将东西方的花艺风格融合,并且呈现出惊艳的创意。     在西式花艺中,架构属于高阶设计,它极大地拓展了花艺的表达空间。西式架构有两类,一类架构是异质材料架构,是为拓展加花的空间而存在;一类架构是用有机的植物素材设计,本身就具有装饰性,而花草反过来是为它做点缀。     草月流架构,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流派的创作宗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材料皆可创作。“在草月流,架构就是要表达的本体,如果有花,它和花算是并列的素材。”Ada说。     Ada在设计架构时,一般会从材料的角度切入,先选一种她感兴趣的材料,然后考虑技术上的实现可能性,比如组合方式是连接、缠绕还是编织,大概形状是横长还是纵长。    做草月流架构时,她喜欢天然的竹子和枝条,哪怕是将它们刷了颜色或者裹了锡纸,它们的姿态仍然是植物性的;做西式架构时,她则偏爱技术型和支撑型的架构,让架构为花服务,和花融为一个整体。   “有时候我会绞尽脑汁去想常用材料的创新表达方式,比如竹子的曲线呈现;有时会寻找新奇的架构材料,尝试用新材料进行创作,比如晾衣架、毛线、玉米皮绳。”Ada说。    下面两图,是同一个架构相隔两个月的不同形态。天堂鸟叶是草月流很喜欢用的一个植物材料,...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1
一件插花,配一幅它的绘画,一个尽显山野之风,一个充满文人情调,对照着欣赏,别有一番趣味。       “为插花配画,古已有之。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有人插花,有人为花作画,还有人焚香、抚琴、赋诗,大家或品香茗,或饮佳酿,是一种惬意高雅的生活情趣。”插花的创作者、無花道创始人吴永刚说。  吴永刚      12年前,当吴永刚第一眼看到传统插花时,就被深深吸引了。“我觉得那是一种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呈现的方式,就像眼前打开了一扇窗,我知道可以通过自然界的草木,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吴永刚说。       吴永刚的插花,追求如花在野的状态。因为常年做植物空间营造,他常行走在云南、四川的山中,感受植物在山野中的气息。“我通常都是背着筐子,里边放几个装满水的小储水管儿或水瓶。看到能打动我,触动我心灵深处的山花野草,我就在不影响它整体生长的情况下,取一个小小旁枝,放进筐子的水管里。”吴永刚说。这些花草都是普通的凡花野卉,却彰显出生命蓬勃自由、不受拘束的状态。        有时,他自己种的菜地里,会掉下来一个丝瓜瓤或者瓤,他还时常会捡到几片叶子或一段枯木,这些都是偶然而不可重复的“邂逅”。他还曾从遥远城市的角落捡拾一些特殊的枝条或花草,坐几百公里的火车带回家中。作为插花素材,它们总是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这样的插花素材提醒他尊重生命,他用最简单的投入花方式,只取一两枝,按照它们自然生长的姿态呈现在器皿中。        习花12年来,吴永刚还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花器,他偏爱自然植物花器和...
发布时间: 2024 / 11 / 06
在这个难熬的夏季,人们为了消暑都想尽了办法。重庆有一位花艺师别出心裁,隔三岔五逛一次菜市场,回家插个可爱的蔬菜水果插花,成功转移注意力,将夏日的炎热抛之脑后。中秋节一过,25个蔬果插花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这位花艺名师,就是重庆巧雪生花创始人郑巧雪,她最新出炉的蔬果插花作品,是下图的竹笋插花。“中秋节时,我一个在南川的学员,给我寄了一盒当地有名的方竹笋,我一剥壳,发现可以卷起来,就用它们当支撑插了个作品。”郑巧雪说。         下图作品,用的素材是瓢儿白,郑巧雪把它分解后,观察它的内部结构,发现很像一朵花,她用堆叠的手法把它们呈现出艺术感。         七月份去蜀南竹海旅游时,郑巧雪见到了当地特产长裙竹荪。“平时我们见到的竹荪是小小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一张一张的,而且它镂空的结构看着很漂亮。”她说。她在老公诧异的目光下,买了很多回来,解释说,我是用它们来插花的!         她用天鹅绒做支撑,让竹荪呈现直立造型,充分展现它的美。         下图作品像不像一幅画?它是用很多鸡蛋壳创作的。每天早晨吃的鸡蛋,精心保留尽量完整的外壳,洗干净存起来,两个月后就是一大包。用剪刀修剪一下缺口,放到染料里去染色。“我会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去搭配几种颜色的染料,把每一个蛋壳放进去时,都是随机地染上不同颜色,这个过程非常有趣。”郑巧雪说。        染好色的蛋壳,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木板上,呈现出来的视觉观感就像是一个五彩斑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陈砦花卉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